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民族班和少数民族预科班的背景。普通高等学校开设的民族班、民族预科班,是国家为了加快培养少数民族人才专门推出的特殊办学形式。它们的招生计划属于国家指令性定向就业招生计划,主要面向边远农村、高寒地区、山区、牧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当然,散杂居的少数民族考生也有机会报考。
咱们先来了解下民族班。民族班是针对当年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少数民族学生,适当降分后择优录取,然后直接开展高等学校本、专科(高职)教育的办学形式。简单来说,就是符合条件的少数民族考生能降分上大学,而且不用多读额外的课程,学制和正常本专科一样。
再看看少数民族预科班。它同样是对参加高考的少数民族学生适当降分、择优录取,但这些学生入学后得先进行一年的高等学校本、专科(高职)预备性教育,之后才能正式开始大一的课程,相当于要比正常入学的同学多读一年。
下面我详细讲讲民族班和少数民族预科班的区别,大家一定要认真看!
1、学制不同:民族班是指导性定向招生,鼓励学生毕业后回生源地就业,学制和正常本专科相同,考生录取后直接开启大学本专科课程的学习。而民族预科班的学生在正式进入本科或专科学习前,需要在被录取院校委托培养的其他院校多读一年高中文化课,为后续的大学学习打基础。
2、降分幅度及志愿填报不同:填报 “民族班” 志愿时,要填在相应批次志愿栏目内,录取时按照考生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投档,不过录取分数线不能低于院校统招提档分数线以下40分。“少数民族预科” 志愿则要填在相应批次的 “少数民族预科” 栏目内,录取规则也是从高分到低分投档,但它的录取分数线更低,不得低于院校统招提档分数线以下80分。这么大的降分空间,对符合条件的考生来说,简直是个 “捡漏” 上名校的好机会!
2、专业安排不同:民族班的招生院校在招生计划里就明确列出了招生专业名称,考生填报志愿的时候,就能清楚知道自己未来要学什么专业。少数民族预科班的专业安排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像大连民族大学,预科阶段先不确定专业,等预科结束,升入本(专)科阶段前,招生院校会结合本校当年的招生计划和相关文件,参考考生志愿,确定可选专业范围和各专业计划数。另一种情况,像吉林大学、中国民航大学,在考生填报志愿前,就公布了预科生预科阶段结束后升入本(专)科阶段可选择的专业范围和具体计划数 。
4、学习过程不同:被民族班录取的考生,直接进入本(专)科阶段学习,和其他正常录取的同学同步开启大学生活。少数民族预科班的学习分预科和本(专)科两个阶段。预科生入学后,会先集中进行一年的预科阶段学习,主要学习汉语文、数学、外语这些基础课程,为进入本科或专科学习做好知识储备。预科结业考核合格后,由预科班招生院校发放录取通知书,学生再拿着通知书去招生院校报到开启本科或专科学习。
5、人才培养模式与管理模式不同:民族班考生入学后插班学习,和其他同学享受同样的待遇,在教学、生活等各方面都没有差别。少数民族预科班的人才培养模式有两种。一种是招生院校自己培养,预科生预科阶段和本(专)科阶段都在本校学习,像中央民族大学、大连民族大学就是这种情况。另一种是招生院校委托其他院校进行预科代培,比如大连外国语大学委托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代培,长春理工大学委托吉林省教育学院代培。预科生预科阶段在代培院校学习,预科结束考试合格后再转入本校。等少数民族预科生预科期满升入本(专)科阶段后,就会和当年的大一新生混合编班,各方面待遇和其他同学完全一样。
最后,再给大家几个特别提示。第一,报考民族预科班、民族班的考生,必须通过少数民族资格审查,这是报考的前提条件。第二,如果考生同时符合两种以上加分投档政策,也只能享受其中分值最高的一种,不能重复叠加。